不知道你们看过饶雪漫的《沙漏》没有?这个一直绘写17岁青春纪事的畅销女作家在2007年到2008年的青春三部曲,那些青春的疼痛,不羁,叛逆,在她笔下汇泻的淋漓尽致。我现在好想再次重温她的文字,它的魅惑,一度使我的高三对生活有了期望,等待中煎熬,还好,盛夏等到了第三部的完结本,收尾美好而宁馨,写着这样一句话:灾难过后,一切重建。多好。 2008这个悄然离我远去盛夏,太阳是那么的可亲可爱,亲昵的照耀得让我眩晕,恍惚的让我瞬间空白,可恨的是,它淫威而残忍的带走了属于我的一切、带走我假想永远属于我的一切。然而我们无论怎样对抗我们的伤口,路的尽头,我们是会痛醒的,然后陌生于镜子中的鬼人,瞳孔被放大,潮涨潮落的周始,才幡然醒悟。 原来,我们的友情是那么的不堪小小一击。 原来,张杰的留言有一千分贝,现实而真实于我们的生活。 原来,有些人终究是我们的过客,我们势单力薄,对待流年的力挽狂澜的否定。 原来,我们都是半**的孤独,催生的悲哀,无人去祷告的绝望,都深深的铭记着。 原来,万劫不复后起死回生,对生活中可以这般的苍茫而无谓而无味。 成长了,也或许,真的木讷于周遭的所所有有,包括我善于经营的友情! 当然,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,我要深深的感谢陪我走过那段阴郁时期的朋友们,他们是我强大的后援队,谢谢你们,朋友如是的伟大! 秋风的凛冽,伴着夏天那最后的余威,一同消逝于我的记忆,如果可以的话,我希望我可以对夏天的这场灾难保持沉默,或许是因为我如是的脆弱,如是的不堪再回首,那么,我始终是个不折不扣的弱者。 灾难过后,还好一切都在重建,这样蛮好的,让我们都尘封了那些悲痛,我们不必再言及永远与应诺,只在眼前,只珍眼前。 PS:失去的正在被我们慢慢的找回,可担心的是,能找回当年的感觉吗,我在怀疑,同时,也在不懈的努力。黑色的夏天,像是施了魔咒。还好,我们都还在,还是原来的我们,我已经把最最最刻骨铭心的一些日志删掉了,坚持我们坚持的,遗忘我们正在试图去遗忘的,生命在继续,我们,也在继续……文:佟晨绪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