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去年10月,在湘潭县易俗河镇铁牛埠码头的湘江河床上,有形似水牛的巨石因湘江枯水而现身。据称,这就是当地传说已久的神秘“镇河铁牛”。可10多天之前,“铁牛”不知被何人在一夜之间挖走。 “铁牛”失踪后,当地文物和**门均称不便介入。附近居民和外地众多研究者虽然紧急呼吁“寻牛”,可至今仍未能发现“铁牛”的下落。另外,专家也就“铁牛”是不是陨石形成了不同意见,目前尚无定论。 ■记者刘晓波 【回放】 夜色下开挖机盗走“铁牛” 1月13日中午,记者来到湘潭县易俗河镇铁牛埠的湘江河段,已失踪多日的“铁牛”原来就静静地安卧在这里。因水位上涨,“铁牛”遗址已难觅踪影。 74岁的潘成英老人就住在附近。在他的带领下,记者沿着岸边一条斜斜的小路向河中走去。就在“铁牛”遗址附近,尚未被水淹没的一段河床被碾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,清晰可见。“这就是挖走‘铁牛’的车留下的!” 40多岁的王兵强也住在岸边。去年12月28日晚9点半左右,他正呆在家中,看到有大型挖机和货车从这段河床上驶过。“当时,我以为是挖砂的。”王兵强回忆,大约半个小时后,车辆的轰鸣声才渐渐平息。 第二天早上,王兵强等人经过湘江大堤时,发现原本裸露在河滩上的“铁牛”不见了。而从现场留下的挖痕判断,先天晚上开来的挖掘机和转载汽车就是偷走“铁牛”的“黑手”。 【居民】 多方自发寻“牛”均未果 “真是太气人了!”虽然过去了10多天,但说起“铁牛”被偷,附近居民仍气愤不已。有人告诉记者,“铁牛”失踪后的第二天,他们就向易俗河派出所及市、县文物部门报了案,希望能尽快追回“铁牛”,“他们也派人来看过,但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息,太不重视了!” 一居民告诉记者,这一带的人都知道河里有“铁牛”。挖砂老板对“铁牛”也很敬重,挖砂挖到“铁牛”身边时就不再挖了。大伙儿推测,这次挖走“铁牛”的很可能是奇石收藏爱好者。“铁牛”在这里呆了几百年,是铁牛埠绝无仅有的见证,是湘江两岸的一处景点。对于个别人为了一己之利,偷偷将它挖走,居民们都纷纷表示:这种行为极端不道德。 连日来,居民们自发展开搜寻,但至今未找到任何线索。他们纷纷表示,挖走“铁牛”的人应扪心自问,别因为自己的私心,伤害了太多人的感情。 【文管】 不是文物不好追查 “铁牛”失踪后,当地文物部门为何没有介入调查呢?湘潭县文物管理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他们原本打算将“铁牛”作为文物进行普查,并加以申报和保护。但后来经请示上级部门,说这不算文物,所以一直没有获得通过。 据介绍,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,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,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,天然物质仅有古生物化石属于文物。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盛兆华说,“铁牛”失踪后,他看过有人之前拍过的照片后推测,这纯粹是天然形成的石头,其中可能含有铁的成分。“这与我们以前的推测是一致的,不算文物。” 盛兆华说,“铁牛”失踪后,他曾代表湘潭市文物管理处专门起草了一份报告,呈报给了湘潭市政府,陈述了文物部门的观点。由于“铁牛”不是文物,不适用我国《文物保护法》,“如果我们去查,那就是‘执法主体错位’。” 【警方】 “无主财物”丢失不立案 湘潭县易俗河派出所所长樊海冰向记者表示,由于失踪的“铁牛”不算文物,而应视为无主财物。无主财物丢失,属于民事范围,公安根本不能立案。就算他们出面查到了“铁牛”的下落,也不能对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。除非文物管理部门先将“铁牛”界定为文物。 1月13日中午,湘潭晚报一记者称,1月12日下午,省国土资源厅有人向湘潭市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报告,希望湘潭方面能对“铁牛”失踪一事引起足够的重视,但记者未能从省国土资源厅求证到这一消息。 讲述 铁牛以前多次现身 日寇曾打过它的主意 54岁的周师傅就住在铁牛埠。“铁牛”被盗后,他深感可惜。据他回忆,过去,“铁牛”其实也曾露出过水面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他就见过。“来看的人很多,热闹得不得了”。那时,“铁牛”身上还有绿苔,四只脚都完好无损地趴着。河水从“铁牛”身上流过,十分好看。近几年因为湘江枯水,更是年年从河床上露了出来。 附近的周奶奶也介绍,日寇打到湘潭时,发现这些“铁牛”想吊走,可没吊得动,最后只好放弃,还故意将它们破坏。加上后来有人在这一带炸鱼,更加把“铁牛”炸得不成“形”了。 ■记者 刘晓波 铁牛”是不是陨石尚无定论 专家一致要求追回“铁牛”,让铁牛埠名符其实 湖南陨石收藏家柯作楷说“这应该是铁陨石”。“铁牛”失踪同样引起了国内众多专家的关注,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、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先生、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伟彪先生等众多陨石研究者也都认为,该石可能是“铁陨石”。 是陨石?是铁块 “这个‘铁牛’并不是陨石,而是古人为了镇水铸做的铁牛,是普通的铁块。”湖南一地质学教授说。据了解,他是目前唯一亲眼见过该“铁牛”的学者。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说,这是一个有500年以上历史的铁牛。至于为什么不是陨石牛而是铁牛,他说“有待进一步论证”。 湘潭县易俗河的“镇河铁牛”究竟是何物?价值几何?自从“铁牛”失踪的消息传开后,湘潭本地似乎无人追问,但身处长沙乃至北京等地的天文、地质、陨石研究者们却大为震惊。他们担心“铁牛”流向国外,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,并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,尽快将“铁牛”追回。 【推测】 不会是湘钢丢弃的废矿石 此前,有人猜测,“铁牛”失踪前所呆的位置,对岸就是湘潭钢铁有限公司。这“铁牛”莫不是湘钢遗弃到河中的废弃矿石或半成品。对于这一猜测,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盛兆华认为,“这绝无可能。” 盛兆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:湘钢建厂才50多年,而铁牛埠这一地名则久远得多,“铁牛埠”就是根据“铁牛”而命名的。 【价值】 如果真是铁陨石,价值不可估 对柯作楷等人关于“铁牛”可能是铁陨石的推测,省观赏石资源调查编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唐自明也表示认同。他在博文中说,湘潭“铁牛”失踪,是湖南的一大损失。如果真是铁陨石,不但经济价值不菲(好的铁陨石价值超过1美元/克),其文物开发价值更是不可估量。 徐伟彪也指出,铁陨石对于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、研究太阳系的起源、演化历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。他说:“陨石是天外来客,人类现在花数百亿美元去外星球取样品,宇宙免费送来了陨石,我们更应该珍惜。” 【建议】 追回“铁牛”让铁牛埠名符其实 1月10日晚上到11日下午,唐自明、柯作楷两人又先后多次通过QQ聊天和手机短信,表明自己追寻“铁牛”的决心。 研究者们非常担心“铁牛”会被运出国门,造成无法追回的遗憾,迫切希望湘潭市高度重视这一事件,立即动用公安和海关的力量追查和拦截,将“铁牛”追回来,让湘潭铁牛埠名符其实。那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专家也表示,该“铁牛”已经丢失,不管它是陨石牛还是古代“铁牛”,都应该将它找回来加以研究论证。 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盛兆华也认为,“铁牛”失踪了,如果没有一个部门出来过问此事,那将很不正常。他说:“如果这一行为得到默许,那将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。” ■记者 刘晓波 李国平 见证 “铁牛”遗存共6块 都能吸磁铁 其实,早在2009年10月15日,记者就前往湘潭县易俗河“铁牛”出水现场探访;现场共分布有6个大大小小的块状物,有点像石头墩或水泥块。其中,有5个聚集在一起,有一个与“水牛”颇有几分相似。 为验证它们到底是不是铁质的,记者借来一块磁铁,一个个贴了上去,都被紧紧吸住。 背景 “铁牛”距今有500年历史 “铁牛”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铁牛埠百来米远的湘江河中,自古为著名的“易俗河六景”之一。相传明正德皇帝南巡,当地唱词中有“白沙盖铁牛,湘潭转潭州”之句。人们据此推测,“铁牛”的出现至少有500余年历史。■记者 刘晓波 |